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云笔记 >  投资赚钱 >  文章详情

一文看懂股票基金

豆豆   2025-05-16 09:52:11   24人已围观

一、炒股还是养基

股票基金是大部分人对公募基金的第一印象。因为在中国投资股票的散户群体非常庞大,他们眼中的股票基金自然就约等于整个公募基金。那什么是股票基金呢?确实如大部分人所认为的那样,股票基金是将大部分资产投资于股票市场的基金。这里的大部分是多少呢?证监会给的定义是80%,也就是说八成以上的基金资产需要投资于股票市场的基金。因为投资股票的比例较高,所以股票基金可能为投资者提供可观的投资增值。相对应地,股票基金所面临的预期风险也是最高的。因为股票基金的投资对象多为资质好、流动性强的股票,所以变现非常容易。

还是有不少的投资者不太信任股票基金,坚定地认为只有自己买股票才更赚钱。其实,炒股是一个门槛很低但是技术含量极高的活儿。在美国等海外市场,散户占比基本在10%左右,其余都是机构投资者;而我国恰恰相反,股票投资的主力是散户。散户要通过炒股赚钱实际是很难的。散户自己炒股很难赚钱主要有如下3个原因:

4.1.1、喜欢听故事和小道消息

股票价格的上涨其实主要是来自这家公司的盈利情况,简单说就是,这家公司要能赚钱,不赚钱的公司股价上涨是无法持续的。很多散户投资者其实是不做分析的,喜欢听小道消息或所谓的内幕消息来炒股,甚至有一些投资者还偏好股票代码中带“8”的公司,其实这些和公司的业绩基本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4.1.2、持股集中,风险很高

大部分的投资者因为资金量不大,据统计80%左右的散户资金量少于10万元,所以很多投资者一般只持有1~2只股票,而万一碰到市场波动,集中持仓很容易出现大幅亏损,比如你也买到了“乐视网”,或者碰到“长生生物”疫苗造假这类“黑天鹅”事件,股票被迫退市,亏损基本接近100%。因此,集中持仓的风险很高。

4.1.3、追涨杀跌

典型散户的心态往往是买涨不买跌,股票越涨越买,多高的估值都敢追涨,常常就买在了山顶;反而一旦碰到下跌,散户们割肉也很果敢,最终造成了“高吸低抛”,与低买高卖的赚钱原理背道而驰。

究竟是买股票基金还是直接买股票更赚钱呢?还是直接让数据来说话吧。

我们比较了2014—2023年间所有股票基金年度涨跌幅的中位数,以及所有个股年度涨跌幅的中位数,如表4-1所示。在表4-1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股票仅在2015年和2023年跑赢基金,其他8年都是股票基金跑赢股票,基金的胜率高达80%。虽然在2023年基金没有跑赢股票,但在经历了上一轮2015年股票的大起大落之后,基金连续跑赢了7个年度。在2016—2018年和2022年股票收益大面积亏损的几个年份中,基金收益均跑赢股票收益,显示出了基金较好的抗跌性。而在2019年和2020年,基金收益大幅度跑赢股票收益,远远地拉开了两者收益间的差距。

表4-1 2014—2023年股票与股票型基金年度涨跌幅统计表

表4-1-1.png

表4-1-2.png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

看完收益,我们再来对比一下基金和股票的风险。我们计算了上述10个年度的收益标准差,基金收益的标准差是28.45%,明显小于31.57%的股票收益标准差。这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基金的收益更为稳定,或者说不确定性更小。

看了上述统计,相信结论已经不言自明。即股票基金更适合普通投资者作为权益类资产来配置。


二、股票基金的分类

我们再来看一下股票基金的分类。我们知道证监会给的定义是将80%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股票的基金即股票基金,这通常也被看作是狭义的股票基金。狭义的股票基金可以根据是否以追踪某一股票指数为投资目标,进一步区分为普通股票型基金和被动指数型基金。被动指数型基金又可以根据是以完全复制方法进行指数投资,还是通过优化策略或增强策略强化指数投资收益,分为普通指数型基金和增强指数型基金。这部分内容我们会在后续的章节中单独进行介绍,这里就先不展开了。

基金分类.png

图4-1 股票基金分类

还有一类股票基金,它虽然在证监会的定义中属于混合型基金,但我们通常也把它算作股票基金,即投资股票的资产比例超过60%的混合型基金,这样的基金通常被称作偏股混合型基金。这类基金的股票仓位通常不低于60%,剩下的仓位基金经理可以根据自己对市场的判断,灵活投资于债券和货币市场等。投资者买入一只偏股混合型基金,相当于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以股票配置为主的多元化资产配置。我们一般把狭义的股票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统称为广义的股票基金。

本章的讨论重点都将放在主动投资型的基金上,被动指数型基金我们将留到下一章讨论。


三、股票基金的风格划分

投资者一定经常在财经类媒体看到大盘蓝筹股、小盘成长股这些对于股票性质的分类,那么对于股票基金是否有相似的分类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我们来一起看看如何刻画一只基金的投资风格吧。

为什么要确定基金的风格呢?我们都知道在股票市场上,一般来说,小盘成长股的收益和风险均要高于大盘蓝筹股。那么作为股票基金,一只大部分投资于小盘成长股的基金和一只大部分投资于大盘蓝筹股的基金在收益和风险上就会有较大的差异。无论是激进的投资者还是保守的投资者,都应该在市场上选择匹配自己风险偏好的投资品种,因此了解一只基金的投资风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定有投资者会说,投资风格光看基金的名字就知道了,真是这样吗?我们来看一个著名的中小盘基金。根据某第三方基金销售平台的数据(见图4-2),这个基金在历史上的投资风格全部是大盘风格,可见根据名字来识别基金的投资风格是多么不靠谱。

基金风格.png

图4-2 基金投资风格的示例

资料来源:天天基金网。

市场上对于基金投资风格的刻画方法,主要是基于基金持仓的方式,也就是根据基金公司在季度报告或年度报告中公布的股票持仓数据,对每个股票分别计算其风格类别,再根据基金的持仓比例将所有股票的风格汇总统计出基金整体的风格。这其中最著名的方法叫做晨星风格箱,是由著名的基金研究机构——晨星公司于1992年创立的,目的是帮助投资人定量判断股票基金的投资风格,通过计算基金持股的价值—成长得分和所持股票规模得分,最终定义基金的投资风格。其中,规模风格分为大盘、中盘和小盘,价值—成长风格分为价值型、平衡型和成长型,最终形成一个如图4-2左侧部分所示的“九宫格”。

在规模刻画方面,晨星风格箱的方法是将所有股票按总市值进行降序排列,累计总市值70%点对应的股票市值为大中盘门限值,90%点对应的股票市值为中小盘门限值。投资者可以自己试着按市值从大到小顺序对股票进行排列,可以看到70%的门限值对应的股票数在500~600之间,也就是说,市值排名大约在前500名的属于大盘股;从指数上来说,沪深300指数的全部成分股和中证500指数中市值较大的一部分成分股(约为前200名)属于大盘股。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计算出中小盘的门限值对应的股票数一般在1800多只,也就是说,市值排名大约在500~1800名之间的属于中盘股,市值排名在1800名之后的才属于小盘股;从指数上来说,则是中证500指数中市值相对较小的一部分成分股(约为后300名)以及中证1000指数的全部成分股属于中盘股,未被这些指数收入的股票属于小盘股。也就是说,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的成分股都是大中盘股票。这与大部分投资者会认为中证1000指数代表小盘股的想法有一定出入,需要投资者们注意一下。刻画晨星规模风格的最后一步是依据基金季报公布的股票持仓的市值权重计算出该基金的规模风格。

我们统计了近10年来的基金在市值风格上的数量分布情况。从图4-3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大盘型基金在数量上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除了在2015年牛市期间中盘型与大盘型的基金数量相差无几以外,其他年份大盘型基金的数量均遥遥领先。回顾一下2015年的股票市场,大盘型基金的代表指数沪深300仅仅上涨了5.58%,而代表中盘型基金的中证1000则是大涨了76.1%,基金经理们自然会为了增加收益而加大中小盘股票的投资权重。图4-3中我们基本看不到小盘型基金的身影,我们估计原因在于,从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考量,小盘股在流动性上相较于大盘股处于劣势,有可能挂在市场上半天也卖不出去,或者被迫大幅打折。而开放式基金由于会面临赎回压力必须具备较强的流动性,因而不得不偏向于大盘风格。

图4-3市值风格统计图.png

图4-3 市值风格统计图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

在价值—成长特性的刻画方面,晨星风格箱的方法是首先分别计算基金中各只股票的价值得分和成长得分,其中成长得分反映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包括每股收益增长率、每股净资产增长率、每股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增长率4个因素;价值得分反映的则是上市公司的估值情况,包括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市现率和股息率5个因素。将股票的成长得分与价值得分相减就得到了这只股票的价值成长综合得分,然后根据得分各取1/3确定股票的风格(价值型/平衡型/成长型)。最后同样由基金的股票权重计算出基金的价值—成长风格(价值型/平衡型/成长型)。

我们同样统计了近10年来的基金在价值—成长风格上的数量分布情况。从图4-4中可以看到,2020年之前的大部分年份,股票基金都以平衡型基金为主,此后则是以成长型基金为主。究其原因,2020年左右出现了一次比较明显的结构性牛市,以大盘成长型为主要风格的“基金抱团股”疯狂上涨,从而推动越来越多的基金加入“抱团”行列,导致后续几年成长型基金占据绝对优势。

图4-4价值-成长风格统计图.png

图4-4 价值—成长风格统计图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

从以上2种统计结果中我们也可以明显地看到,基金的投资风格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是由基金持仓的股票也在时时发生着变化所导致的。基金风格的变化往往是基金经理们追逐收益向市场风格妥协的表现,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基金整体风格的几次典型变化。从微观上来看,单只基金的风格也在不断变化,这一点我们从图4-2中也能看到,这只基金仅在2020年就发生了大盘平衡型、大盘成长型和大盘价值型3种风格的切换。这种切换也被叫作基金风格漂移。一只基金如果风格漂移过于频繁,或者发生诸如由小盘成长一下子切换到大盘价值这样剧烈的漂移,往往说明基金经理没有形成自身稳定的投资风格,对市场的判断处于跟随阶段,投资者在选择此类股票基金时需要更加谨慎。


分享到:

编辑发布时间:2025-05-16 10: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