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铁论》刺议第二十六原文及翻译
豆豆 2025-04-29 12:30:55 206人已围观
【原文】
丞相史曰:"山陵不让椒跬,以成其崇;君子不辞负薪之言,以广其名。故多见者博,多闻者知,距谏者塞,专己者孤。故谋及下者无失策,举及众者无顿功。诗云:'询于刍荛。'故布衣皆得风议,何况公卿之史乎?春秋士不载文,而书咺者,以为宰士也。孔子曰:'虽不吾以,吾其与闻诸。'仆虽不敏,亦尝倾耳下风,摄齐句指,受业径于君子之涂矣。使文学言之而是,仆之言有何害?使文学言之而非,虽微丞相史,孰不非也?"
【译文】
丞相史说:"山陵不拒绝小土块,从而成就它的高大;君子不推辞樵夫的意见,从而扩大他的名声。所以,见多识广的人博学,听闻多的人智慧,拒绝劝谏的人闭塞,独断专行的人孤立。因此,谋划时咨询下属就不会失策,行动时依靠众人就不会失败。《诗经》说:'询问割草打柴的人。'所以平民百姓都可以议论政事,何况是公卿的属官呢?《春秋》中士人不记载文字,但记载了咺,认为他是宰士。孔子说:'虽然不任用我,但我还是要参与听闻政事。'我虽然不聪明,但也曾侧耳倾听,恭敬受教,学习君子的道路。如果文学的话是对的,我的话有什么害处?如果文学的话是错的,即使没有丞相史,谁不会非议呢?"
【注释】
不让:不拒绝。
椒跬:小土块;椒,通“焦”,小;跬,半步,引申为小。
崇:高大。
负薪之言:樵夫的意见;负薪,背柴的人,指平民。
广其名:扩大名声。
多见者博:见多的人博学。
多闻者知:听闻多的人智慧;知,通“智”。
距谏者塞:拒绝劝谏的人闭塞;距,通“拒”。
专己者孤:独断专行的人孤立。
谋及下者:谋划时咨询下属。
无失策:不会失策。
举及众者:行动时依靠众人。
无顿功:不会失败;顿,挫折。
询于刍荛:询问割草打柴的人;刍,割草;荛,打柴。
风议:议论政事。
公卿之史:公卿的属官。
春秋:指《春秋》经。
士不载文:士人不记载文字。
书咺:记载了咺;咺,人名,指宰咺。
宰士:宰官的属士。
虽不吾以:虽然不任用我。
吾其与闻诸:我还是要参与听闻政事。
仆:我,谦称。
不敏:不聪明。
倾耳下风:侧耳倾听,表示恭敬。
摄齐句指:整理衣襟,表示恭敬;摄齐,提起衣襟;句指,恭敬貌。
受业:接受教育。
径于君子之涂:学习君子的道路;径,直接;涂,通“途”。
使:如果。
言之而是:说的话正确。
害:害处。
言之而非:说的话错误。
微:没有。
孰不非也:谁不会非议呢。
【原文】
文学曰:"以正辅人谓之忠,以邪导人谓之佞。夫怫过纳善者,君之忠臣,大夫之直士也。孔子曰:'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今子处宰士之列,无忠正之心,枉不能正,邪不能匡,顺流以容身,从风以说上。上所言则苟听,上所行则曲从,若影之随形,响之于声,终无所是非。衣儒衣,冠儒冠,而不能行其道,非其儒也。譬若土龙,文章首目具而非龙也。葶历似菜而味殊,玉石相似而异类。子非孔氏执经守道之儒,乃公卿面从之儒,非吾徒也。冉有为季氏宰而附益之,孔子曰:'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故辅桀者不为智,为桀敛者不为仁。"
【译文】
文学说:"用正道辅助人叫做忠,用邪道引导人叫做佞。那些纠正过错、接纳善言的人,是君主的忠臣,大夫的直士。孔子说:'大夫有三个诤臣,即使无道,也不会失去他的家。'现在你处于宰士的位置,没有忠正之心,错误不能纠正,邪恶不能匡正,随波逐流以保全自身,顺从风向以取悦上司。上司说的话就随便听从,上司做的事就曲意顺从,像影子跟随形体,回声响应声音,最终没有是非观念。穿着儒者的衣服,戴着儒者的帽子,却不能践行儒道,不是真正的儒者。好比土龙,纹彩头目齐全但不是真龙。葶历像菜但味道不同,玉石相似但类别不同。你不是孔子那种执守经典、坚守道义的儒者,而是公卿面前顺从的儒者,不是我的同道。冉有做季氏的家臣而附益他,孔子说:'学生们敲鼓攻击他,可以。'所以辅助夏桀的人不算智慧,为夏桀聚敛的人不算仁爱。"
【注释】
以正辅人:用正道辅助人。
以邪导人:用邪道引导人。
谓之佞:叫做佞;佞,谄媚。
怫过纳善:纠正过错、接纳善言;怫,通“拂”,纠正;过,过错;纳,接纳。
君之忠臣:君主的忠臣。
大夫之直士:大夫的直士;直士,正直的人。
大夫有争臣三人:大夫有三个诤臣;争,通“诤”,直言劝谏。
虽无道:即使无道。
不失其家:不会失去他的家。
处宰士之列:处于宰士的行列。
无忠正之心:没有忠正之心。
枉不能正:错误不能纠正;枉,弯曲,错误。
邪不能匡:邪恶不能匡正;匡,纠正。
顺流以容身:随波逐流以保全自身。
从风以说上:顺从风向以取悦上司;说,通“悦”。
上所言则苟听:上司说的话就随便听从。
上所行则曲从:上司做的事就曲意顺从。
若影之随形:像影子跟随形体。
响之于声:回声响应声音。
终无所是非:最终没有是非观念。
衣儒衣:穿着儒者的衣服;衣,动词,穿。
冠儒冠:戴着儒者的帽子;冠,动词,戴。
行其道:践行儒道。
非其儒:不是真正的儒者。
譬若:好比。
土龙:泥塑的龙。
文章首目具:纹彩头目齐全;文章,纹彩。
而非龙:但不是真龙。
葶历:植物名,类似菜但味苦。
似菜而味殊:像菜但味道不同。
玉石相似而异类:玉石相似但类别不同。
子非孔氏执经守道之儒:你不是孔子那种执守经典、坚守道义的儒者。
乃公卿面从之儒:而是公卿面前顺从的儒者。
非吾徒:不是我的同道。
冉有:孔子弟子。
为季氏宰:做季氏的家臣。
而附益之:而附益他;附益,增加,指帮助聚敛。
小子鸣鼓而攻之:学生们敲鼓攻击他。
可也:可以。
故辅桀者不为智:所以辅助夏桀的人不算智慧。
为桀敛者不为仁:为夏桀聚敛的人不算仁爱。
【原文】
丞相史默然不对。
【译文】
丞相史沉默不语。
【注释】
默然:沉默的样子。
不对:不回答。
全文主要内容总结:这段对话是《盐铁论》中丞相史和文学关于谏言、忠诚和儒者本质的辩论,丞相史主张广泛听取意见以成就大事,文学则批评丞相史没有忠正之心、只是盲目顺从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