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源于好习惯
豆豆 2023-04-13 10:27:20 1045人已围观
在过去的5年中,最让我意外的发现是,获取平和与幸福其实是一种技能,这种技能不是与生俱来的。当然,基因会决定一个人感受的上限和下限,环境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但个体可以突破环境的塑造,主动进行自我重塑。
幸福感是可以逐渐增加的,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获取幸福是一种技能,就像懂得营养搭配是一种技能,节食减肥是一种技能,锻炼是一种技能,赚钱是一种技能,与异性交往是一种技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种技能,爱也是一种技能一样。要掌握这些技能,首先要认识到技能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一旦下定决心学习技能,你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工作时,和比自己更成功的人在一起。
玩耍时,和比自己更快乐的人在一起。
幸福是一种什么样的技能?
要掌握获取幸福这个技能,你需要不断试错,通过亲身体验找到哪些方法有用。比如,你可以试试坐姿冥想,它对你有用吗?是密宗冥想有用,还是内观冥想有用?是需要10天的静修,还是20分钟就够了?
如果这些冥想都不管用,那就试试瑜伽、冲浪、赛车或者烹饪。去尝试各种各样的事情,看哪件事能让你进入禅定状态。你必须广泛尝试,直到找到适合自己的事情。
在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中,安慰剂效应是百分之百存在的——只要病人相信药物有效,就算吃的是安慰剂,也能缓解病情。因此,想要改善心境,你需要主动尝试不同的方法,而不是顾虑重重,自我封闭。对于任何针对心灵的方法,你都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但试无妨。
例如,前段时间我读了埃克哈特·托利写的《当下的力量》。这本书介绍了如何活在当下,内容非常精彩,对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尤其有用。托利认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活在当下。为了让读者真正理解,他在书中苦口婆心地反复陈述了这个观点。
书中介绍了一种身体能量练习,就是平躺下来,感知能量在身体四周流动。要是放在以前,读到这里我肯定把书扔到一边去了,因为我会觉得这纯属一派胡言。但是,现在的我不一样了。现在的我会想:“也许心诚则灵。”于是,我以积极的心态尝试了一下身体能量练习。我躺下冥想,结果获得了特别好的体验。
我们该如何打造获取幸福的技能?
可以通过养成好习惯来获取。不喝酒、不吃糖可以提高情绪的稳定性,远离社交媒体(脸书,Snapchat和推特)也可以提高情绪的稳定性。玩电子游戏会带来短暂的快乐(我一度痴迷于游戏),但会摧毁长期的幸福。喝咖啡也属于用长期健康换取短期兴奋。这些不受你控制的外界因素会刺激你体内多巴胺的分泌,刺激因素一旦消失,多巴胺水平就会下降。
从本质上讲,生活的过程就是用精心培养的好习惯替换那些在不经意间养成的坏习惯,努力成为一个更幸福的人。你的幸福指数最终取决于你的习惯和你花最多时间与之相处的人。
先说习惯,小时候,我们是没有什么习惯的。后来,我们知道了哪些事情不能做,拥有了自我意识,开始养成习惯和行为模式。
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人的幸福感越来越强,而有些人变得越来越不快乐,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两类人群习惯不同。在选择习惯的时候,你需要考虑清楚:这是能增加我的长期幸福感的习惯吗?
再说一下你花最多时间与之相处的人。你可以试着回答这些问题:他们都是积极乐观的人吗?维系跟他们的关系需要耗费很大的心力吗?我是否对他们心怀钦佩和尊敬,毫无嫉妒之心?
“五只黑猩猩理论”讲的是,通过观察最常与一只黑猩猩一起玩耍的五只黑猩猩,你就能准确预测这只黑猩猩的行为方式。我觉得这一理论也适用于人类。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选择朋友时一定要明智,道理的确如此。不能因为一个人恰好是你的邻居或同事,你就不加选择地跟他成为朋友。最幸福和最乐观的人会选择五只正确的黑猩猩做朋友。[8]
处理冲突的首要原则是,不要和经常参与冲突的人在一起。我对任何不可持续甚至难以维系的事情都不感兴趣,包括人际关系。[5]
如果不想跟一个人共事一生,那就一天都不要和他共事。
我有个伊朗朋友叫贝赫扎德,他热爱生活,无暇理会不快乐的人。
如果你问贝赫扎德有什么幸福的秘诀,他只会抬头望天,然后说:“停止追问,开始欣赏。”世界如此神奇,而人类却对此如此麻木,习惯把一切都视为理所当然。就像此刻的你我,身处室内,衣食无忧,可以跨越空间相互交流。我们应该感恩所有,因为如果不是现代文明,我们可能还只是猴子,坐在丛林里,看着太阳落山,不知道晚上栖身何处。
如果贪心不足,当有所得时,我们就会认为这本是世界欠我们的。反之,如果活在当下,怀有感恩之心,我们就能觉察到被赐予了丰厚的礼物,时刻都被无穷无尽的财富围绕着。要获得幸福感,真正需要的就是拥有这种觉知。此时此刻,我就在这里,这么多不可思议的东西都能为我所用。[8]
获得幸福最重要的诀窍之一就是,认识到这是一种你可以锻炼的技能,是一个你可以做出的选择。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选择幸福,并为之奋斗。这跟选择减脂增肌、为事业奋斗、学习微积分没什么两样。
“幸福对我来说很重要”——这是一个决定。这时,你会把幸福感置于人生一切事务的首位,你会花时间研究与幸福相关的探讨。[7]
幸福习惯
我有一系列可以帮助我活在当下、提升幸福感的技巧。刚开始,这些技巧看上去有些傻里傻气,很难掌握,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做到。但现在,大部分技巧已经成为我的第二天性。我认真虔诚地运用这些技巧,成功地提高了自己的幸福指数。
效果最明显的技巧是洞察冥想。我在冥想时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弄清楚自己的思维是如何运转的。[7]
其实就是时时刻刻都保持洞察。如果我意识到自己正在对别人评头论足,我就会停下来自问:“我能不能正面解读这件事?”我过去常常因为一些事情感到恼火,但现在总会尝试看到积极的一面。刚开始,我可能需要花几秒钟,动用理性分析才能想出一种积极的解读方式。现在,不到一秒钟我就可以完成。[7]
我努力让更多阳光照射在自己的皮肤上。我心中敞亮,抬头微笑。[7]
每当意识到自己对什么东西产生了欲望时,你可以自问:“这个东西对我来说真的那么重要吗?我至于因为这件事不合我意就感到不开心吗?”在
大部分情况下,你会发现,这个东西对你来说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7]
我觉得戒掉咖啡因提高了我的幸福感,因为我的情绪更稳定了。[7]
我认为每天锻炼让我更快乐了。身体健康,内心就更容易平和。[7]
对周遭评判得越多,自我就越膨胀。在某个瞬间,你状态极佳,因为
此时你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比别人强。过了一会儿,你就会被孤独感
吞噬,目之所及都是烦恼。这个世界是一面镜子,会把你的感受反射给
你。[77]
告诉你的朋友你是一个幸福的人,这样你就不得不表现出幸福的状
态。一致性偏见此时便会发挥作用,因为你得言出必行,过得符合自己的
描述。你的朋友也会期待你是一个幸福的人。[5]
尽量不要使用电话、日历和闹钟这三个手机应用程序,重获时间和幸
福感。[11]
你的秘密越多,幸福感就越低。[11]
陷入惶恐怎么办?用冥想、音乐和运动重新调整情绪。然后把让你感
到惶恐的事情放下,选择新的事情,把情绪能量投入其中。
人造物品(汽车、房子、衣服、金钱)比自然物品(食物、性、运
动)更容易导致享乐适应。[11]
看屏幕的时间越长,幸福感越低;看屏幕的时间越短,幸福感越
高。[11]
幸福指数的个人衡量标准是,一天中你有多少时间用于履行职责,而
不是追随兴趣。[11]
新闻的目的就是让人感到焦虑和愤怒。但新闻背后的科学、经济学、
教育和冲突趋势是有积极意义的。要保持良好的心境、乐观的心态。[11]
政治、学术和社会地位都是零和游戏。正和游戏才能造就积极向上的
人。[11]
阳光、运动、正向思考和色氨酸,这些不是药物,但都可以增加大脑
中的血清素,使人始终保持健康、清醒、积极、乐观。[11]
如何改变习惯
选择一件事情,许下一个愿望,并使其具象化。
规划一条可持续的路径。
确定需求、诱因和替代品。
把自己的规划告诉朋友。
一丝不苟地稳步前行。
自律是通向新的自我形象的桥梁。
全面接受新的自我形象,这就是现在的你。[11]
这就是改变习惯的步骤:首先,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其次,知道该怎
么做;再次,把规划告诉朋友,让一致性偏见发挥作用;最后,严格自
律,知行合一,进行自我重塑,直至蜕变成全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