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基本礼仪有哪些?(一)
特不靠谱 2020-05-16 14:46:42 627人已围观
随着新冠肺炎的爆发,中国很多地方都采用中国古代礼仪来代替工作,生活中的各种礼仪,例如握手,拥抱等。今天就来简单的梳理一下中国古代有哪些基本的礼仪?标准的动作,姿势是啥样的?供大家参考。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礼仪以周为最,中国古代一般推行周礼。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喜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4种人生礼仪。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祀先师、先王、圣贤;乡饮、相见礼、军礼等。生活类包括五祀、高禖之祀、傩仪、诞生礼、冠礼、饮食礼仪、馈赠礼仪等。
第一、五礼介绍
1、吉礼
是祭祀之礼,中国古代祭祀天神、地祗、人鬼。
祭天神可分为三等、第一是昊天大帝,或者说上天、上帝、此只能是天子可以为,算是国家的最大典礼。第二是祭祀日月星辰。第三是司命、司风、雨师、司命管人寿,风师雨师主宰兴风降雨。
地祗的祭祀。对于地祗分为三类的祭祀,首先是社稷、五祀、五岳。其二是三川林泽、其三是四方百物。
人鬼的祭祀。祭祀人鬼首先是对祖先的祭祀,也包括历代帝王先圣。比如历代门神张飞关羽、或者岳飞。这种祭祀也说明凡事为国家立下功劳能制止祸患的人,后人都要祭祀。
也就是期盼吉祥的礼仪。
2、喜礼
喜礼又称嘉礼是饮宴婚冠、节庆活动方面的礼节仪式。嘉,美、善的意思。后代的帝王登极、太后垂帘、帝王圣诞、立储册封、帝王巡狩等,也属嘉礼。其主要内容有六:一曰饮食,二曰婚冠,三曰宾射,四曰飨燕,五曰脤膰,六曰庆贺。
3、宾礼
宾客之事为宾礼即是接待宾客的礼仪,在周礼记载,宾礼分为八中,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就混乱了,到最后演变成群臣觐见皇帝的礼仪。
君臣议政的朝礼,其中包括君臣之位、服饰、依仗、乐器、以及揖让。
4、军礼
军礼,是用于征伐,是军事活动方面的礼节仪式。古今有所不同,以现代中国军队为例,我国的军礼是德式和俄式军礼的混合体。右手迅速取捷径从胸前抬起,右臂与肩同高,前臂、手掌呈一条直线,五指并拢,掌心稍向外。戴帽时,右手中指贴于帽檐外2公分处。不戴帽敬礼时,中指微贴太阳穴。
5、凶礼
凶礼不仅是一般的吊唁哀悼,主要的还是针对国家所遭遇的一些灾难。前者,在普通民众生活中可能要占主要部分,后者,在国家层面则显得相当重要。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凶礼特指葬礼。
第二、生活常用礼仪图解
1、拱手礼
主要动作:胸前拱手,后收,前推;适用范围:日常礼仪;礼义:恭敬,接受,礼让
标准的男子姿势是右手成拳,左手包住,因为右手在概念上是攻击手,包住以示善意,女子则相反,但不抱拳,只压手。拜年手势即拜年作揖,又称拱手礼,“作揖”分“吉拜和“凶拜”两种:“吉拜”的基本手势是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对右拳或包或盖;反之,右手成掌,左手握拳则为“凶拜”,一般用于吊丧。作揖的正确姿势:作揖的基本手势是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对右拳或包或盖,身体略弯,两脚并放,以示敬意。
2、揖 礼
主要动作:曲臂,抱手,躬身;适用范围:常规礼仪;礼义:恭敬,给予,接受
3、一拜礼
主要动作:展臂,拢手,躬身30度;适用范围:初相见,敬长;礼义:恭敬,接受,给予
4、两拜礼
主要动作:展臂,拢手,躬身45度,两次;适用范围:常规大礼;礼义:恭敬,接受,报答
两拜就是在一拜的基础上再来一次。
5、三拜礼
主要动作:高揖至额,躬身90度,三躬;适用范围:敬天地祖师国;礼义:恭敬,接受,报答
想想拜堂成亲的画面
6、叩首礼
主要动作:踞坐至地,拜,叩首;适用范围:特定大礼;礼义:恭敬,接受,报答
7、执手礼
主要动作:双手出,长下幼上,长执幼;适用范围:行于长幼之间;礼义:父慈子孝,师道生尊
8、交手礼
主要动作:双手交叉胸前,推出,平示;适用范围:代孔夫子还礼;礼义:推让,给予,示之
9、鞠躬礼
主要动作:垂手,躬身,可深可浅;适用范围:通行礼仪;礼义:谦恭,接受,礼让
10、附手礼
主要动作:双手附胸腹间,上手男左女右;适用范围:行大礼前站姿;礼义:诚意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