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CPI:一个指标,及时掌握物价走势
豆豆 2025-01-20 17:47:29 219人已围观
经济的基础在于买卖,而买卖的关键则在于价格。因此,掌握价格变动的走势,对于我们把握宏观经济、做好投资理财,是至关重要的。经济活动主要包括民众的消费和企业的生产,因此衡量价格变动水平的常用指标有两个,即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PPI)。
CPI反映居民家庭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的情况,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指标。
举个例子
2022年度,我国的CPI达到了102。这意味着,如果以上一年的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为基准(即100),那么2022年的价格水平就上涨了2%。
假设在2022年年初,小明拥有1万元的活期存款,存款的年利率为0.35%,到年末,小明的账户余额为10035元。但2022年的CPI为102,那么这10035元的实际购买力就相当于9838.2元[10035÷(1+2%)]。
那么一年下来,小明的购买力实际上减少了161.8元,看起来赚了1杯奶茶,实际上亏了1顿烤鱼。
CPI是如何测量的呢?
CPI是通过抽样调查法来测量的。我国已在全国500多个市、县设立了8.8万个采集点,并雇用了近4000名价格采集员定期进行数据采集。这些采集点涵盖了商超、农贸市场、服务网点和电商等各个领域。
商品类型那么多,如何进行有效采集呢?国家统计局会选择那些对居民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具有代表性且数量固定的商品和服务进行采集。这组被选中的商品和服务,即被称为CPI一篮子商品。
那么,这个“篮子”里都包含了哪些东西呢?目前,它包括了以下八个大类: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以及其他用品和服务。
图2-4展示了我国2000—2022年的CPI。这看起来似乎也还好,因为CPI最高的一年也才105.9。这是不是说明我国钱的贬值没那么快呢?
非也。CPI的统计是不包含房子这个“大件”商品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CPI增速看着没有很高,但大家却感觉钱贬值得很快。
图2-4 我国2000—2022年的CPI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如何分析CPI呢?
CPI数据出来后,我们除了可以据此判断物价水平的变化,还可以借此预测央行的政策走向,进而预测股市和债市的走势。
当CPI涨得很快时,央行“放水”就会变慢,不利于股市和债市。逻辑很简单,CPI上涨快,央行就会放缓“放水”甚至拧紧水龙头。市场上的“水”少了,股市和债市都会受到负面影响(在操作篇我们还会详细讲解相关的逻辑)。这里的“涨得很快”一般指同比上涨3%以上。
当CPI涨得很慢时,央行“放水”就会加快,往往利好股市和债市。CPI上涨得慢甚至负增长,老百姓购买力提高,看起来是好事,但其实是坏消息。因为物价上涨得慢甚至下降,表明大家不愿意消费、投资,即经济活力不足。这时央行就会加快“放水”,那么股市和债市就有可能上涨。这里的“涨得很慢”一般指同比上涨1%以内甚至负增长。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