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类专业名词解释
豆豆 2019-12-21 16:36:44 2177人已围观
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是总称,一般财务处的会计和出纳都可以被外界叫为财务会计;
总账会计:
总账会计在会计课中,地位仅次于科长。一般预算、月底关帐、所得税和审计都由他来办理,做的比较全面。成本会计:
成本会计就是专门核算成本的会计人员。因为成本比较繁琐,而且有很多分析,所以在会计课中的地位也很重要。在大型企业中,有专门的成本处,和财会处平级,可见成本的重要性!会计账簿
会计账簿(Book of Accounts 别名:account book)简称:账簿,是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对全部经济业务进行全面、系统、连续、分类地记录和核算的簿籍,是由专门格式并以一定形式联结在一起的账页所组成的。
会计账簿简称账簿,是由具有—定格式、相互联系的账页所组成,用来序时、分类地全面记录一个企业、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簿籍。设置和登记会计账簿,是重要的会计核算基础工作,是连接会计凭证和会计报表的中间环节,做好这项工作,对于加强经济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会计账簿有以下两种分类:
按用途划分
按外表形式划分
会计账户
会计账户(account),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具有一定的结构,用来系统、连续地记载各项经济业务的一种手段。每一个账户都有一个简明的名称,用以说明该账户的经济内容。会计科目就是会计账户的名称。会计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用来全面、系统、连续的记录经济业务,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工具。
按照不同的纬度去划分会计账户有不同的叫法,常见的是按指标详细程度分:账户按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不同,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总分类账户是指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的、用于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核算的账户,简称总账账户或总账。
明细分类账户是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用来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的账户,简称明细账。
会计账簿与会计账户的关系
账户存在于账簿之中,账簿中的每一账页就是账户的存在形式和载体,没有账簿,账户就无法存在;账簿序时、分类地记载经济业务,是在个别账户中完成的。因此,账簿只是一个外在形式,账户才是它的真实内容。账簿与账户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科目余额表:
是各个科目的余额,一般包括上期余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做科目余额表主要是为了方便做财务报表。必须在所有当月凭证全部结转处理结束后才可以编制。
科目余额明细表:
科目汇总表:
科目汇总表(亦称:记账凭证汇总表、账户汇总表),是根据一定时期内所有的记账凭证定期加以汇总而重新编制的记账凭证,其目的是简化总分类账的登记手续。
凭证过账:
凭证过账就是系统将已录入的记账凭证根据其会计科目登记到相关的明细账簿中的过程。经过过账的凭证以后将不再允许修改,只能采取补充凭证或红字冲销凭证的方 式进行更正。因此,在过账前应该对记账凭证的内容仔细审核,系统只能检验记账凭证中的数据关系错误,而无法检查业务逻辑关系。这其中的内容只能由会计人员 自已检查。
挂账:
“挂账”一词并不是会计学中的术语,原因在于其的不规范性,但由于历史原因,为会计人员习惯性的使用。它所包含的含义有:1、确认某会计要素会计科目的意思;2、应确认而不确认的意思,含有违规不处理的意思。分别举例如下:
1.确认某会计要素、会计科目的意思。比如,“挂应付账款”,这里就是指确认为应付账款的意思,也就是,增加了应付账款。又如,“挂管理费用”,指确认为管理费用,即将费用计入管理费用中,从而增加了管理费用。
2.应确认而不确认的意思,含有违规不处理的意思。比如,“亏损挂账”,这是一种明显地违反会计制度的做法,它造成的后果在于隐瞒了企业的亏损情况,歪曲了企业的实际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导致财务报表局部或整体的不可信,从而影响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冲账:
冲账[strike a balance]是把以前错误的记录,用红字,相同的做一次,红字表示减少,正负抵消了,这样就“冲账”了,也可以把原来的分录,用相反的方向做一次,也是“冲账”的作用。
记账以后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有错误时,应采用全额冲账法更正.差额冲账法是指将多记金额予以冲减的更正方法.记账以后发现记账凭证中的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并无错误,仅仅是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应采用差额冲账法。
过账:
过账(Posting) 是在编制会计分录后,把经济业务记入账户的过程。过账时要严格按照会计分录所规定的应记账户、应记方向、应记金额进行,否则就会发生错误。
过账单位各项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以后,应记入有关账户,这个记账步骤通常称为“过账”,或称为账薄登记。过去指商业上把账目由甲账转入乙账,簿记上指把传票、单据记在总账上或把日记账转登在分类账上。
表内科目:
列入资产负债表内, 并参与资产负债表试算平衡的科目。该类科目主要用来核算引起银行资金变化的一些业务事项。
表外科目:
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 不参与资产负债表平衡的科目。主要用来反映某些重要业务事项, 如空白重要凭证或尚未使用的有价证券等的会计科目, 因其业务内容并未发生资金的实际收付, 其余额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 故称表外科目。综合账户系统:
按会计科目进行核算,反映各科目的资金增减变化情况,可以分为科目日结单、总账、日计表。
科目日结单:
是控制明细核算的发生额,记账凭证和轧平当天账务的工具;是对当天各科目的借贷方发生额及传票张数的汇总记录;是登记总账的依据。
总账:
按科目设立;对借贷双方反映余额;本日余额应根据各分户账的借方、贷方余额,分别加计总数。
日计表:
日计表是反映当天全部银行业务活动情况的会计报表,也是轧平当天全部银行账务的重要工具;表上各科目的本日发生额和余额,是根据总账各科目的当日借方和贷方发生额和余额得出的;科目借方发生额合计=各科目贷方发生额合计;各科目借方余额合计=各科目贷方余额合计。
银行会计科目:
是根据银行业务、国家经济财政法规、中央银行与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之间的经济业务往来设置的。
企业会计科目:
是根据一般企业一般运行规律设置的科目,但是它们的设置依据是相同,都是采用复式记账法,运用借贷平衡法计算的。
会计凭证:
按照其填制程序和用途,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一)原始凭证
原始凭证是金融企业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并明确有关经济责任的会计凭证。原始凭证作为经济业务发生和完成情况的证明,是金融企业填制记账凭证或登记账簿的原始依据。在会计实务中,原始凭证一般作为重要的会计核算资料,附在记账凭证的背面,称作记账凭证的附件。
原始凭证按其来源不同,分为自制原始凭证和外来原始凭证。自制原始凭证是金融企业自行制作,并由本企业内部经办业务的部门或人员,在执行或完成某项经济业务时所填制的会计凭证。外来原始凭证是金融企业在业务发生或完成时,直接从企业外部取得的凭证。
(二)记账凭证
记账凭证是金融企业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业务事实编制的,或对外办理业务时受理的,可以直接作为记账依据的会计凭证。
分户账:
分户账是在总账科目下,按单位或资金性质分户独立设账,根据凭证逐笔连续登记,具体反映某项经济业务引起的资金增减变动详细情况的明细分类账簿。分户账既是金融企业进行明细核算的主要账簿,也是金融企业办理业务及与客户进行内外账务核对的重要工具。分户账的格式,除根据业务需要规定的专用格式外,一般设有甲、乙、丙、丁四种。按照单位或者所属来划分:用户分户账、商户分户账、贷款分户账、内部分户账等。甲种分户账设有借方、贷方发生额和余额三栏,适用于不计息或用余额表计息的账户。甲种分户账又称为分户式账页。
2.乙种分户账
乙种分户账设有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余额、积数四栏,适用于在账页上计息的账户。乙种分户账又称为计息式账页。

丙种分户账设有借方、贷方发生额和借方、贷方余额四栏,适用于借、贷双方同时反映余额的账户。
4.丁种分户账
丁种分户账设有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余额、销账四栏,适用于逐笔记账、逐笔销账的一次性业务的账户。丁种分户账又称为销账式账页。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基本规范,是使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
会计对账:
